设为标签?方便下次阅读

首页> >

第182章 (2 / 5)_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需借百工之力,提耕作之术,扩粮食之产,驯化高产之种。然有一问,种植粮食皆需水,何故有些粮食作物更能抗旱?

        又有何法可驯化出更抗旱之种?何故有些土壤肥力较高,有些则否?这肥力究竟是何物?

        仅凭经验总结,此道并不能使粮食生产大增。若不能明其根源,技术何以进步?”

        荀彧闻此言,面露疑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将军此言,令我困惑。能否再明言一二?”

        莫非这就是杨家军能提高粮食的原因?在杨家军这里见到的东西,很多都能让荀彧耳目一新,所以他也想听一听杨秋的见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若仅论粮食,君恐怕均经验不足,我换一种说法,君或许便能明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若父母身材高大,子女亦多身材高大,然亦有两矮小之人生出高大之子,这似乎并非固定之规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五官相似,皆有诸多异同,此乃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,然有人能知其所以然?

        难道仅以血缘关系解释?子女何以遗传父母的相似特征,如粮食种子,何以有些能驯化出越来越抗旱之特性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×

安卓APP测试上线!

一次下载,永不丢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