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
普通的庶民百姓,原本每年都会遭遇春荒,若每年有红薯在冬日解饥,春日便会有余粮饱饭。
百姓们绝对不会拒绝种植红薯,只因这东西产量着实高产,而其又能保存数月。
那数月已然足以让百姓饱食,存下余粮……”
百姓们考虑的角度和当官的人考虑的角度可谓是天壤之别。
在这天下,万千的庶民百姓种植粮食,所求不过是能吃饱饭罢了,他们哪里会去想种下粮食之后要保存个七年八年呢?
事实上,对于那些农户而言,能够让粮食保存到春天还有得吃,就已然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。
又有谁会指望去年的粮食能保存好几年呢?这显然是朝廷以及世家大族才会去在意的问题。
从朝廷的角度来看,他们大力建立大量的粮仓,一方面是为了筹备军粮,以便在打仗之时能够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军队。
另一方面,平时也可用于赈灾。而且,目前汉庭官吏的工资有时候也与实际的粮食挂钩,甚至有时候会直接发放粮食。
所以,从古至今,华夏人在粮仓的储存问题上都尤为重视。
修建大量的粮仓,就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。
至于那些豪强士族,粮草可就意味着金钱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